close
「今天的你與明天的你將會截然不同,你不會相信自己能進步到什麼程度!」
~ Dave Sadowski
==================== 九陰真經 分隔線 ====================
回到飯店後我把第一天上課時抄的很零亂的筆記重新整理一遍(從前做學生都沒有這麼用功

第二天我和小柯一早就到了辦公室,另外一組學員Steve和Andrew也不約而同的提早抵達。Steve是昨天我在第二節出車時認識的老外,當時我緊跟著Uli,身後正是Steve,不料在9號彎前的一陣衝刺我的左膝一涼,滑行塊竟然飛了出去(註1),我倒是沒什麼感覺的繼續衝刺,但這可苦了身後的Steve,他萬萬沒有想到前車居然會放暗器!情急之下低頭猛閃,飛蝗石堪堪掠過,僥倖逃得性命……


經過前一天Dave踢爆ZIC這條賽道的秘密,第一節出車前大家就紛紛磨拳擦掌,顯得躍躍欲試,這種腦充血的狀態其實不好。果不其然沒兩圈就出了第一面紅旗,事故現場在1號彎底(一樣飛很遠),不過是別的車隊不關我們的事,顯然當事人並不懂得使用Plan 1或Plan 2


不過這一節場上的狀況真的很糟糕,不久後7號髮夾彎又有人下課,漏出來的機油噴了一地都是,11號彎也出了紅旗…… 接二連三的事故使我和小柯提早放棄了這一節,退下場來的我們除了一面觀看其他人在場上廝殺,我順便拿出前一晚自己製作的賽道攻略圖和他相印證,大體上沒有什麼出入。心下大喜,決心下一節就依照這份「九陰真經」照表操課,看看自己能不能突飛猛進?
這一節結束後我看Steve下來也在紙上畫來畫去,於是好奇的湊過去看,上面是他自己畫的珠海賽道,圖上和我一樣標示著密密麻麻的Reference Point,原來這就是他的「辟邪劍譜」啊,果然英雄所見略同

==================== 上天堂 分隔線 ====================
我和小藍衝到大直線底,用眼角餘光瞄了一下左邊的指示牌─「300」!換作是從前的我現在早就煞車了,但是心底牢記著Dave的策略,而且這一節我決心採用 Plan 2,說什麼也不肯直起身子,直到「200」的牌子出現………
我直起身子(Pop Up)猛然回油(Roll Off),巨大的風壓颳的我得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撐的住!當地上那條參考的白線出現,我按照指示先退1個檔(1st Down Shift),右手同時重煞(Majority Braking),再強迫自己慢慢地鬆開,我口中默唸:「不會衝出去!一定不會衝出去!」心臟卻很不爭氣的狂跳不已,這個煞車點比我昨天來的更晚。接著再連退兩檔,車速還是比我想像中要來的快,「50」的牌子早過了,緩衝區的泡泡池赫然出現在眼前………
我扭頭看向1號彎的視線參考點(那是路沿石遠方的橘色板子),小藍已經不知不覺地轉向,我繼續彎向2號彎,同時透過2號彎的Apex看向第二個視線參考點(下圖中的橘色板子),看到之後迅速側掛切進去 ~
就是這樣,我懂了

這個彎的兇險眾所周知,不過也因此大家心下都早有提防,所以對老手而言擔心的並不是衝出去的問題,而是如何才能快速地通過4號彎?由3號彎切入內側的我,一抬頭看到當作參考點的賽車場攝影機時已經來不及了,當下狼狽地踉蹌過彎,心下十分懊惱,前面三個彎不是都過的好好的嗎?於是收攝心神,準備再來一次。
雖然有「九陰真經」的加持,但是反應慢半拍的我在部份彎道還是會錯過Reference Point,而且一面「看路」一面顧及車速對我而言也實在辛苦,我索性放慢了速度,先力求跑出最完整的模式(包括視線參考點,入、出彎點和線位)為主,幾圈下來發現自己在4號、9號和14號彎還是未能得心應手,尤其是4號彎!接二連三的錯失Reference Point,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在這個彎可能並不適合(其實是沒有能力啦

下場之後我和小柯討論關於自己找不到4號彎參考點的困擾,何七對於我在4號彎的表現也是大搖其頭


【註1】那枚不翼而飛的滑行塊事後居然還找了回來!第一天最後我們一行人巡視賽道時,來自西班牙的Ramon(後來我們也因此而成了好朋友)在9號彎附近的草叢裡無意之間撿到,我一看到立刻興奮地振臂高呼:「It’s Mine!」當場全場哄堂大笑,紛紛鼓掌。
全站熱搜